那天发了篇短文,就当前战友们对优待证的热议谈了自己的看法,很多各地的老兵战友评论上都很赞同认可我的观点,觉得很欣慰,能给老兵们消除一些对优待证的纠结情绪,这是我值得做的事情。
其实,我也是全国5700万退役老兵中的一员,很快步入老年人的行列,也经历了世态中的各种生活艰辛,对一切过往都看得很淡很淡,多少有点“难得糊涂”的感觉,对任何人和事以笑面对更好,自寻烦脑是老年的大忌,心态宽了,快乐无处不在。
很多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与我开玩笑,有些玩笑还有些讥讽的味道,能与人家斤斤计较吗?不是觉得我好处,人家会跟我开玩笑吗?这只能说明我人缘不错。
例如,有人说我一个干瘪老头,还在特务连混过,说像你这样瘦弱,五六个都不够一个越南特工打;有人笑着说你参战时怕不怕死?为什么牺牲了那么多解放军,唯有你没擦过点毛皮完好无损地活着回来,肯定是打仗时悄悄躲起来了,也不知你那三等战功是怎样立的?
更有甚者,有人说我当兵回来就选上原小乡的文书,干了三十四五年,现在仅拿二百多元的月补助,连早点钱都不够,气死你个爱当“官”的!还有人接话:你怎么不像XX村支书狠狠贪一笔钱,坐几年牢回来也值。也有人说,还是张老头两袖清风的好,受人尊重,别像ⅩX当了几年村主任甩尽威风,免职回家后没人理,做客吃席都坐不拢人……
以上种种,平民百姓,哪个背后不议论人呢?好在当面或背地议论我的基夲还是些正面的玩笑话题,骂我的人极少,说明我的人缘和处世还不错。
那天,有个处得好的同龄老头问我:张老头,你福气真好,有参战补贴,还有村委会离职补贴,加上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购买的社保,几样加在一起少说也领三千多一月,可还不满足地跟老婆子种菜卖,图个啥?真财迷,苦死一辈子又有什么用。我只得笑着道:我生来的劳碌命,闲不住啊,就全当锻炼身体罢。
昨天一个转业后在成都工作退休的战友返乡探亲,约了六七个很投缘的老兵在县城酒店相聚,一群老顽童说说笑笑,虽然个个己老态龙钟,但还是生龙活虎的样子,话题最多的还是过去的战斗岁月,岁数大的人都很怀旧。
不知不觉又将话题转移到了优待证上。
老李借着酒劲说:什么优待证,尽搞花架子,就那么一张银行卡,有何用处?不如发点钱还实惠一些。
王老头说:就你掉在钱眼子上,优待证是证明你我曾经当兵的光荣历史,这是对你我政治上的肯定和关心。
李老头反驳道:就你思想觉悟高,你是退休人员,每月几千元的退休金到手不缺钱花,要是你像我们生长在农村试试,可能比我们发的牢骚还要多。
刘老头呷了囗酒:你这俩个死老头,一在一起就爱斗嘴仗,这有什么用?有本事当年打小越南立个一等功,或是成个大英雄,那待遇就很高了。就知道斗嘴嘴。
这时,扬老头的手机短信息提示音响起,一看是参战补贴到帐通知,便说参战补贴比原来多了每月50元,而且从8月份补发每月5O元,现在涨到每月8O0元。并抱怨说人家江苏的参战补贴近两仟元,我们这些落后省份只有人家一半不到,每年加50元还像挤牙膏一样费劲。
刘老头说:各地经济发展有差异,富的地方发得多一点,我们这种山高皇帝远的穷地方,发得少点也情有可言,想开些,钱多也用少也是用,只要大家快乐健康的多活几年,比什么都重要。
想不到一提优待证的事,会引发了这么多的话题。
这时,扬老头喝了囗酒望着我:噫,这张老头今天怎么一言不发,我们还是听听“和事佬”调解主任的高见吧(过去在村委会任文书时兼任过调解主任,战友们戏称我为“和事佬”)
我调侃道:等你们争得干起架来,才能突出调解的重点,我才好帮你们调解。
扬老头可不干了:你真不怀好意,想让我们争得干架你才出面?看来得罚你一杯小酒,可你又像手机小视屏说的,你一不会抽烟,二不会喝酒,还不好色,要你有啥用?还帮我们调解,你是等着我们争吵看好戏呀!
大家一阵大笑,我笑着说刘老头手机中毒太深,真会触景生情。
笑声后,我说:我个人认为赞同老刘麻子(他脸上有很多雀斑而得的绰号)的观点,人要想得开些,尽管各地对参战补贴有差距,各人对优待证发放的观点不同,但是,十多年前我们没有一分钱的参战补贴,大家很少抱怨;现在没有忘记我们曾经的付出,什么光牌,什么参战补贴,还有最近的优待証,反而我们还总是有这样那样牢骚或抱怨,觉得很不应该。再说参战的时候,谁也没有抱着打仗胜利后向要这要那的想法。想想那些长眠在南疆的烈士们,我们的抱怨更觉得不应该了。
大家一阵沉默。返乡探亲的老赵举起酒杯:老张说得对,我们参战老兵的风范不能减,不能为一些蝇头小利增加负面的思想负担,不会忘记我们,政策上会对我们老兵越来越好,快快乐乐的度过我们的晚年,才对得起我们参战老兵的称号,别老是对优待证纠结太多,顺其自然才坦然。祝大家保重身体,一切安好,为了我们的生死战友情,干了这杯!
干杯后,又开始了相互开玩笑,甚至相互揭短,嘻嘻哈哈边吃边闹,老远就能听到这伙老顽童的吵闹声……
上一篇:几个参战老兵喝酒调侃优待证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